“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”“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”在“十四五”期间规划出版至400种和200种

摄影频道 · 09-17
“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”“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”在“十四五”期间规划出版至400种和200种 北京9月17日电(记者 应妮)“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”第四批专家论证会暨“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”新书发布会16日在商务印书馆举行。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、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20余人出席会议。

“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”第四批专家论证会暨“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”新书发布会现场。 商务印书馆供图 商务印书馆执行董事顾青介绍,“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”自2009年立项以来,共规划出版9辑305种,截至目前已经出版8辑275种,本次规划至400种;“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”自2016年立项,7年间共出版110种,本次规划至200种,规划书目将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内完成出版。商务印书馆希望通过这两套丛书的编纂,全面展现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过程,为各领域研究者提供基础性的经典范本,引领中国学术构建具有主体性、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体系。

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英德表示,商务印书馆精心打造的“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”“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”“日新文库”等三套丛书,为保障中华学术的薪火相传构建了宽阔、厚重而坚实的平台,为中华学术的发展树立了丰碑,展现了中国学人的精神风貌,为人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。他表示,中华学术的发展有赖一代代学人的不断努力,中华学术必然薪火相传,生生不息。

“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”收录上自晚清下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、海外华人学者的原创学术名著(包括外文著作),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体,兼及自然科学,全面展示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建立与演进,突出呈现杰出学者的智慧和成就,为各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根植于中华传统的参考。“丛书”涵盖文学、历史、哲学、政治、经济、法律、社会学等众多学科,旨在深入研究学术的发展轨迹,审视不同学科流派的杰出作品,整理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历程,以展示传统文化的新面貌,追寻现代文化的源流。最新一批收录了侯外庐《中国古代社会史论》、周贻白《中国戏剧史长编》、吕振羽《中国政治思想史》、林耀华《凉山彝家》等书,均为各领域的开山之作、扛鼎之著。

在“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”第四批专家论证会上,二十多位专家共分为“历史”“文学”“哲学·社会学”“经济学·管理学”4组,为遴选书目建言献策,经过激烈讨论,最终选出百余种图书,这些图书将在未来陆续与读者见面。

文章推荐:

“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”“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”在“十四五”期间规划出版至400种和200种

乡村艺术帮扶为何重要?孔东梅:小小的尘埃被看见就有了光

话剧《尘埃落定》:于舞台呈演生与死、智与愚之变奏

学习机成“鸡娃神器”,内置学科录播课违规吗?

红土地上振兴路:蔬菜大棚摇身变成“聚宝棚”

人民热评:点燃文化之光 共赴北京之约

伏季休渔期结束 江苏射阳黄沙港渔船竞发出海开渔

开幕式惊艳!新疆兵团“吹响”全民赛事高光时刻“号角”

62国逾300名国际交流员已在甘肃研习

上海地铁徐家汇站一列车车顶产生烟雾 就地清客后退出运营

热门浏览

标签列表